业主自筹800万把小区危房变电梯房
2025年1月11日,广州花都区新华街丰盛社区的居民迎来了一件大事——集群街2号楼原拆原建正式交房。这栋建成近50年的老楼,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由居民自筹资金近800万元,实现“原地换新家”[7]。这一案例再次引发热议:面对城市更新,究竟是拆迁好,还是旧改更划算?
2019年起,全国棚改数量大幅缩减,当年开工量仅315万套,对比过去年均500万套以上的规模,降幅显著[2]。住建部明确,2025年前将完成17万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上亿居民[4]。这意味着,旧改已成为城市更新的主流模式。
不过,拆迁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例如,浙江省2021年规定,2000年前建造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仍可纳入“全拆重建”范围[4]。可见,政策更倾向于“精准拆改”,而非一刀切。
1. 旧改的“性价比”优势
成本低:旧改以修缮、升级为主,政府补贴占大头。例如,深圳某旧改项目每户改造成本约20万元,远低于拆迁重建的数百万元投入[7]。
保留社区生态:不破坏原有邻里关系,居民无需搬迁,生活稳定性高。北京、上海等地的旧改案例显示,改造后小区房价平均上涨10%-15%[8]。
环保可持续:减少建筑垃圾80%以上,符合“双碳”目标[8]。
2. 拆迁的“暴富时代”终结
补偿标准收紧:近年拆迁补偿以“房屋置换+货币补充”为主,纯货币补偿比例下降。例如,2024年杭州某拆迁项目中,超90%居民选择安置房而非现金[5]。
门槛提高:只有危房或重大规划区域才可能拆迁。如广州集群街2号楼因被鉴定为危房,才获批原拆原建[7]。
房屋现状:若房屋被鉴定为危房(如混凝土脱落、结构变形),优先考虑拆迁;若仅设施老化,旧改更实际。
资金压力:旧改需居民分摊部分费用(如加装电梯),但压力较小;拆迁若补偿不足,可能需自掏腰包补差价。
长期收益:拆迁可能获得地段更好的安置房,但周期长(通常3-5年);旧改见效快,可立即提升居住品质。
若对方案不满,居民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审忆,审忆媒体,头条,批发,地摊,新闻资讯,生活,美食,情感,教育,论坛,科技,汽车,母婴,美妆,时政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新闻,时事评论,新闻图片,新闻专题,新闻论坛,军事,历史审忆新闻网
奥罗奇,天下,国际,全球经济,社会万象,娱乐,时尚要闻,文化,军事,视频,科技,营销,职场,管理
爱深炽,服饰,内衣,运动,户外,日用,百货,食品,饮料,母婴,玩具,鞋包,配饰,美妆,日化,数码,家电,汽车,用品,机械,五金,仪表,包装,办公,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