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忆https://aelogo.cn/index.php?m=user&c=Users&a=login&lang=cn分享论坛bbs.aelogo.cn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EnglishEnglish SpanishSpanish FrenchFrench RussianRussian

审忆

登录 注册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饮食

清华大学教授称大学越来越像工厂

时间:2024-03-15人气:作者: 小编

清华大学教授称大学越来越像工厂

“为什么学生进了大学很不快乐?其中一个原因,现在大学越来越像工厂,院系像生产车间。”近日,清华大学教授甘阳的“大学工厂论”冲上热搜,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他表示“大学内部的评价系统和内卷是连在一起的,它迫使学生疲于奔命”“表面上没有人磨洋工,全都自愿加班加点,就像一个小仓鼠一样”“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培养学习机器,这是大学生不快乐的原因”。
对于上述评论,很多网友积极发表意见。有人点赞支持,有人提供观点补充,也有人认为部分说法过于绝对。笔者认为,关于甘阳的看法是否准确,或许有待商榷,但是这种对于大学教育的严肃反思意识,却是十分可贵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很多高校的运转系统日益成熟。不管是学校各个板块的正常运行,还是教师的日常教学、学术研究,学生的学习择业等,都可以因循一套既有的规则规范。不过,当一切都有规可循后,也很容易形成思维惯性,造成路径依赖。就像甘阳所说的,尽管一些大学生每天加班加点,一刻不停地向前推进,却更多是疲于奔命,自身并不快乐。
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或许就在于:不少学生的意义感和价值感是外界给定的,而非自身探寻和追求的。比如,要保研、申请名校,就要不断刷高GPA(平均学分绩);要在学术上获得晋升,就要多发表论文、多参与项目;要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就需及早着手,锁定“高含金量”实习,等等。
要达成这些目标导向极强的“指标”,已然占据年轻学子的大部分精力,他们往往因此无暇思考自己所学的知识能为社会带来什么,深入探索自己本身的志趣所在。对此,甘阳也抱持一份“理解的同情”,认为不该一味指责学生是“精致利己主义”,而应反思大学和老师为他们创造了怎样的成长环境。
这让我想到几年前参加的一所大学知名新闻学院的研讨会。会议室里,学界、业界人士齐聚一堂,有日常承担专业教学的老师,也有一线记者、评论员。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学院代表没有展示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而是一连抛出多个带有“本领恐慌”的问题。
比如,当短视频等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甚至不少教师缺乏相关从业经验时,我们的课程、教材如何保证不过时?如何着手实现学生与业界前沿领域的深度对接?在要求学生之前,学校和老师的这种自我要求和反思意识,展现出了跳出思维惯性,真正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
其实,近年舆论场热议的多个涉及高等教育的话题,都可以从类似角度出发,加以反思和改进。例如,怎样改善人才选拔模式,让学生不必“困在绩点里”?是不是能将课程中的“水分”挤压一下,让学生的大学时光少一些“赶场”,多一些“留白”,好好探索一下自己希望成为怎样的人?高校教育怎样呵护好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冲动,不至于在一连串机械的绩点比拼中丧失学术自信和学习自信?怎样保持课程的迭代更新,避免与社会发展相脱节?
也许,在高校的日常运转之外,看见这些问题,多一些类似的反思和讨论,才更符合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