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出现定期存款额度“秒光”现象
“目前没有5年期的(可利率上浮的)定期存款。”进入4月以来,家住北京的阿玲从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口中得知: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不仅利率下降,且如果不想按照挂牌利率“贴地”存入,额度要靠“抢”。
阿玲咨询一圈下来发现,部分银行可利率上浮的3年期定存门槛已经提高到20万元甚至更高,5年期的特色定存则直接“消失”。
正如阿玲的感受一样,据第一财经了解,在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背景下,定期存款期限利率倒挂、额度紧张逐渐变得不再新鲜,近期则有越来越多的银行提高3年期定存门槛,甚至逐步取消了对5年期定存的利率上浮,50元起存的普通定存只能按照挂牌利率存入。
央行最新披露的金融数据显示,3月,人民币存款增长4.25万亿元,同比少增5500亿元,在非银存款同比继续大幅少增的同时,居民和企业存款均有明显回温。去年以来,存款流失给银行业带来的负债端压力持续凸显,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息差压力下,考虑到存款挂牌利率下行空间逐步收窄,负债端的结构调整和精细化管理还会持续。
降利率、提门槛
考虑到市场竞争和产品吸引力等因素,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执行利率会在挂牌利率基础上进行一定幅度上浮,形成各家的“特色存款”。随着息差压力倒逼银行降成本,不少银行开始调整不同期限“特色存款”的利率上浮幅度,“补短控长”导致期限利率倒挂现象增多。
相比存款利率下调节奏靠前的国有大行,股份行及地方中小银行仍有不同程度的利率优势。不过,近期,第一财经记者以储户身份从北京地区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各银行不同期限、不同起存金额的定期存款利率分档更加精细,也更加复杂,利率进一步下调的同时,起存门槛大幅提高。
这其中,中长期存款仍是主要调整对象。比如,不少银行可进行利率上浮的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不仅不如1年期、2年期品种利率高,额度也普遍紧张。
据光大银行北京地区某支行工作人员介绍,自3月中下旬起,该行3个月期以上的可进行利率上浮的定期存款多数提高了起存门槛。以最受储户青睐的3年期品种为例,该行3年期“安稳存”有两档利率,分别为20万元起存对应利率2.07%和30万元起存对应利率2.14%。该工作人员表示,相关存款产品额度紧张,每周三早上8点半释放额度,往往在一分钟内即“秒光”。
大额存单额度则更为紧俏,部分银行仅有1年期品种。上述光大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该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也分两档,分别为20万元起存对应利率2.1%、50万元起存对应利率2.15%,但仅在每周三和周六早间释放额度,同样需要“抢”。
当记者问及更低起存门槛的定存利率时,上述光大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3年期和5年期品种1万元起存利率均为2.05%,1年期品种1万元起存利率为1.6%,1万元以下则需按照挂牌利率存入。不设门槛(50元起存)的普通定存仅有3个月期品种支持利率上浮,上浮后为1.3%。
平安银行北京地区某支行工作人员也介绍称,该行近期在下调中长期定存执行利率的同时,调高了起存门槛。据了解,该行目前3年期不设门槛的定存品种年利率为1.65%,20万元以上大额存单利率最高可达到2%,但额度紧张“需要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