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电视厂商业绩“冰火两重天”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主力电视厂商的去年成绩单是外界观察电视市场走势的风向标。
4月14日,康佳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当期实现营收约111亿元,同比下降37.73%。归母净利润约为-33亿元,同比下降52.31%,扣非后净亏损32.05亿元,同比下降约10%。而在它之前,TCL电子、海信视像、创维集团等主力电视厂商都已经相继公布2024年成绩单。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这几家公司的财报观察到,大屏和Mini LED技术持续成为电视厂商进军高端市场的增长动力,广阔的海外市场近年来也对它们越发重要,但随着关税风暴愈演愈烈,电视厂商们今年的出口表现将会如何?
截至4月15日收盘,上述四家公司股价均以上涨收盘。其中,近日宣布将更换控股大股东的康佳涨势最猛,5.68元的收盘价上涨7.58%。
电视机厂商业绩比拼
2024年已经是康佳的归母净利润连续第三年为负。
康佳在财报中披露了多重原因,包括2023年其因处置参股企业股票产生约7.5亿元收益,2024年无类似的大额非经常性收益;公司去年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3.45亿元等等。而具体到产业方面,康佳提到了去年电视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供应链持续波动以及刚性费用压降空间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亏损状态,以及公司半导体业务仍处于产业化初期,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等原因。
不过,作为曾经的彩电行业大哥,电视业务在康佳五大板块中表现最亮眼。2024年康佳彩电业务收入50.28亿元,同比增长6.78%,占康佳总收入的45%左右。康佳另一个实现收入正向增长的,是同比增幅不足1%的PCB业务。
但与和它同时成长起来的电视厂商们相比,康佳电视业务的营收和盈利规模已不在第一梯队:去年TCL电子大尺寸显示业务收入规模同比扩大23.6%至601.08亿港元(约合566.4亿元人民币);创维智能电视产品去年营业额约208亿元,同比增长近10%;海信视像的智慧显示终端业务去年收入466.3亿元,同比上涨14%,占到总收入的86%左右,14.45%的毛利率,同比减少0.73个百分点。
而从今年一季度国内电视市场的出货格局来看,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厂商集中。
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电视市场的品牌整机出货量为884万台,同比增长4.7%,前八大主力品牌中TCL、海信、创维三大品牌(含子品牌)合计出货量535万台,同比增长约12%,合并市场份额达60.5%,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康佳则同比下滑20%以上。
需要提及的是,伴随“国补”刺激,Mini LED已经成为大屏之外电视高端市场的另一个重要赛点。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Mini LED电视的销量较没有“国补”的去年同期,增幅高达520.4%,预计全年销量将有望超过900万台,此外75英寸以21.5%的市占率稳住当期中国电视市场第一尺寸位置。
价值更高的Mini LED已经成为电视厂商的集体发力重点。业界最新动作是海信于4月14日发布的小墨E5Q Pro电视,搭载1248个Mini LED背光分区,峰值亮度达2800nits,布局了55英寸至100英寸五个尺寸,零售价从3699元—14999元不等。
康佳也在这一领域大力投入。财报显示,去年其在MLED产业化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并在Mini LED显示产品销售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据记者了解,去年8月康佳曾推出110英寸的8K Mini AI-LED 电视(110A8 Ultra),搭载23万级分区背光技术,峰值亮度达10000nits,首发价格29.99万元。其同时发布的110英寸A8 Pro系列电视新品,背光分区数量达到2万以上,首发价接近8万元。
有电视领域业内人士在跟记者交流时认为,Mini LED电视拥有更多分区意味着可以实现更精细的亮度和对比度控制,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更复杂的控制系统和更高的制造成本,他认为,Mini LED电视在C端市场需要尽快通过技术迭代降低成本,以实现规模化和效益化产出。
关税下的电视出口
不止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存量竞争下海外市场近年来也成为电视厂商们的逐鹿之地。
康佳财报没有提及其电视在海外市场的具体销量,不过其提到去年彩电海外业务开拓23个新客户,自主品牌业务落户斯里兰卡。此外,康佳年报还显示,其外销彩电业务以B2B为主开展业务,营销范围遍布亚太、中东、中南美以及东欧等多个区域市场,
相较康佳电视自主品牌刚在海外落地,TCL和海信等电视厂商的品牌出海走得更远,大手笔的体育营销则是它们的常用方式:今年2月TCL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海信则连续赞助了多届欧洲杯、世界杯等足球赛事,事实上这两家企业一直围绕全球电视市场第二进行激烈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