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忆分享论坛bbs.aelogo.cn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EnglishEnglish SpanishSpanish FrenchFrench

审忆

登录 注册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母婴

工行违规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被起诉

时间:2025-02-19人气:作者: 小编

工行违规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被起诉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2024年12月15日起在全国实施,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客户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

“尊敬的客户,您申请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已成功开通。”收到短信时,中国工商银行用户周女士才知道她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被开户”了。周女士告诉记者,2024年“双12”后,她查看账户收支情况时,发现被开了户,刚开始以为是身份信息被盗用,后来查看短信才知道被开立了工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我也是2024年12月15日被莫名其妙地开户的。”上海的吴先生说,他上网查询发现,很多工行用户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日期都是2024年12月15日,好像是批量开立的一样。

2月10日,小徐到工行网点办理转账限额业务时,工作人员让她登录手机银行,然后用她的手机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包括人脸识别)。小徐全程以为是在办理转账限额业务,结果离开银行网点后,发现手机收到了一条“成功开立工商银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短信。

为何储户频频“被开户”?工行是否采取了改进举措?记者就此向工商银行提出采访请求。截至发稿,尚未收到正式回复。

银行为“圈地”向网点下发任务

消费者“被开户”背后违规频频

个人养老金是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国家政策支持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设立初衷是为公众提供更多养老选择。

然而为了“圈地“,各大银行均加大了个人养老金的开户营销力度。

一位银行网点员工向记者透露,该行要求每个网点每天开立6个有效户,因为指标压力,索性就通过抽奖、认证等方式直接开立,不跟客户说太多,“自己也感觉对不起客户”。这样偷偷开户,开通的账户数量依然有限。为了更快地完成业务指标,工行西安太华路支行竟然和社区居委会一起为居民批量代开个人养老金账户。

工行西安用户郝予安告诉记者,2024年5月,他发现自己有两个工行账户,其中一个是该支行通过批量开通的方式开通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批量开通的申请方竟然是自己曾经租住过的西安西咸新区启航馨苑柏梁社区居委会。“银行获取开户所需的个人材料,应该是社区2022年收集并提供的。一起‘被开户’的还有上百位社区居民,但我们都没有授权居委会为自己预约开户。”郝予安说。

在交涉无果后,郝予安向陕西金融监管局进行投诉,并在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德怡表示,《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要遵循自愿参加原则,依法依规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工行以“体验”为由捆绑用户,明显违反了自愿原则。另外,社区居委会在未得到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无权作为申请人为用户批量开户。

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也表示,社区居委会可以代办,但必须取得居民授权委托,开户时应提供委托书、开户人身份证原件、代办人身份证明等材料;如果没有上述材料,就是违规开户。

侵权收益大于成本

遏制违规开户须出重拳

针对“被开户”一事,周女士第一时间向工行进行了投诉。工行客服称,该账户不扣钱,不影响其他账户使用,如果要注销,需要到线下网点办理。

记者了解到,对于投诉的用户,多数银行的最终解决方案是为用户注销账户。折腾了一通后,银行却没有做出任何赔偿。而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郝予安情况也差不多。

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一审虽然认定工行太华路支行“未尽到全面审查义务和告知义务,存在一定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认为设立该账户并未对用户个人财产、信用、名誉等造成影响,考虑到维权成本,酌定由银行赔偿5000元。“违法操作却惩罚轻微,银行才敢如此胆大妄为。”郝予安告诉记者,在一审宣判后,他提起了上诉。今年1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立案。

王德怡说,从实践来看,起诉的客户只是少数,银行会综合考虑,如果侵权收益大于成本的话,违规开户的现象将难以杜绝。

如何遏制“被开户”乱象?

在王德怡看来,遏制“被开户”乱象,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另一方面,建议在该领域建立惩罚性赔偿,允许消费者组织提出集体诉讼,使违法违规成本高于商业收益。

据了解,针对开户乱象,陕西金融监管局1月27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机构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事项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账户管理规定,守牢合规操作底线,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得未经授权擅自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提供产品或服务,筑牢信息安全防线。同时,夯实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妥善处理相关投诉,强化养老金融知识宣传,做好消费者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