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发表讲话 只字不提美国
莫迪这次是真的硬气了!在印巴冲突爆发15天后,他发表了一场18分钟的演讲,全程没提美国一个字。这可不是简单的疏忽,背后藏着印度作为大国的傲娇,更有特朗普被打脸的尴尬。
事情得从5月7日那场空战说起。印度空军出动“阵风”战机对巴基斯坦发动空袭,结果被巴方用中国歼-10C战斗机击落3架,其中包括印度首架进口的“阵风”001号机。这种羞辱程度,相当于你开着顶配跑车去炸街,结果被电动车撞得稀巴烂。更绝的是,巴基斯坦用的霹雳-15E导弹射程达160公里,而印度“阵风”配备的法国“流星”导弹只有120公里,完全被压制。
特朗普一看机会来了,赶紧跳出来宣称是自己促成了停火,还威胁说“不停止冲突就取消贸易”。结果莫迪直接用行动打脸:恢复对巴基斯坦供水,却在讲话中只字不提美国。这就好比你邻居吵架,你跑去劝架,结果人家和好了,却在朋友圈发“感谢自己”,把你晾在一边。
莫迪为啥这么刚?一是印度骨子里的“不结盟”传统。从尼赫鲁时代开始,印度就不愿当大国棋子。这次冲突中,美国虽然口头支持印度,但拒绝提供“阵风”战机的零部件,甚至连F-35的军售谈判都拖拖拉拉,让莫迪看清了美国的虚伪。二是国内政治压力。印度反对党抓住特朗普的言论攻击莫迪,要求解释“用主权换经济利益”,莫迪必须用强硬姿态堵住悠悠众口。
这场冲突更像是一场全球武器的“实战考试”。中国歼-10C用霹雳-15E导弹证明了超视距打击能力,直接让法国军工颜面扫地。埃及已经对歼-10C表现出兴趣,而法国为了保住巴基斯坦市场,甚至暗示可能升级巴方的“幻影”战机。反观印度,花78亿欧元买的“阵风”被打下来,达索公司却拒绝提供雷达源代码,摆明了不想背锅。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尴尬处境。特朗普想用贸易施压促成停火,结果印度不吃这一套,坚持克什米尔问题是双边事务。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拉拢印度加入“芯片四方联盟”,一边又想维持与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这种骑墙态度让印巴都不买账。
对中国来说,这场冲突是一次意外的“广告”。巴基斯坦用歼-10C、翼龙-2无人机和红旗-9BE防空系统组成的“中国套餐”,在实战中碾压印度,直接推动了中国武器的国际声誉。埃及、土耳其等国已经开始询问采购细节,而法国军工为了挽回颜面,不得不推出“阵风”降价方案。
莫迪的这次“冷处理”,本质上是印度追求大国地位的必然选择。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印度试图在“印太战略”中争取更大话语权,而不是沦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但印度的野心也面临现实挑战: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高企,莫迪需要在军事强硬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在继续。印度恢复供水、巴基斯坦击落25架无人机,双方在边境上演着“打打停停”的戏码。但有一点很清楚:当中国武器在实战中证明了自己,当印度拒绝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在莫迪的沉默中,显得格外苍白无力。
审忆,审忆媒体,头条,批发,地摊,新闻资讯,生活,美食,情感,教育,论坛,科技,汽车,母婴,美妆,时政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新闻,时事评论,新闻图片,新闻专题,新闻论坛,军事,历史审忆新闻网
奥罗奇,天下,国际,全球经济,社会万象,娱乐,时尚要闻,文化,军事,视频,科技,营销,职场,管理
爱深炽,服饰,内衣,运动,户外,日用,百货,食品,饮料,母婴,玩具,鞋包,配饰,美妆,日化,数码,家电,汽车,用品,机械,五金,仪表,包装,办公,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