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PPT的优先 武汉一硕导招生帖走红
“我们会认真审核会Photoshop的申请者。不会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学生将优先考虑。” 武汉大学材料学院黄教授的招生简章近日在学术圈爆红。这份反传统的推荐信以其犀利的学术信息,撕开了研究生招生的浮夸面纱,直击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过度技术化问题。
招生简章中的“技术解密”
在这篇被分享超过10万次的帖子中,黄教授列举了五项“奇葩”的要求:拒绝过度包装的简历、厌恶学术术语的堆砌、拒绝使用软件修饰实验数据、不鼓励耗时耗力的演示文稿,并特别警告不要“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厚薄来衡量学术深度”。他直言:“我要的是一个能在实验室里坐三天不洗澡的‘傻瓜’,而不是一个能画动图的‘PPT高手’。”据武汉大学官网介绍,这位49岁的博士生导师过去五年发表了21篇SCI论文,但提交的稿件里却总是手绘图表。
工具理性异化的学术反思
此事折射出研究生教育的深刻矛盾。一项高校调查发现,理工科博士生平均每周花费7.2小时制作PPT,其中62%的动图和特效与学术内容无关。更荒唐的是,一些科研团队竟然将“PPT美学”融入评分体系。武汉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指出,学术交流沦为视觉竞赛,本质上是“用尖端技术掩盖知识的贫乏”。黄教授的“反科技宣言”与这种疏离感形成了鲜明对比。
简洁的积极影响
令人惊讶的是,这份“令人望而却步”的招生简章竟然吸引了238份申请,数量是往年的三倍。申请者中不乏来自名校、已经放弃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学生。一位学生在求职信中写道:“我PPT用得一塌糊涂,但我可以用双手调整透射电子显微镜。” 许多评论家认为,这种现象表明年轻学者对“学术成就”的抵触情绪日益高涨,并重新确立了对“十年磨一剑”价值观的追求。此后,七所大学的教授们纷纷效仿,发布了类似的招生公告,引发了一场学术澄清和“消除学术泡沫”的浪潮。在实验室的一角,黄教授手写的标语格外醒目:“数据不会说谎,但PPT会。”此次由招生公告引发的教育争论提醒我们,只有当学术评价体系剥去表面的技术粉饰,我们才能真正看到创新的种子。
不会PPT的优先 武汉一硕导招生帖走红本质上是“用尖端技术掩
不会PPT的优先 武汉一硕导招生帖走红本质上是“用尖端技术掩...(984 )人阅读时间:2025-09-03长沙有家“奇葩”青旅:给钱不让住免费宿舍就像一个能量源,住完
长沙有家“奇葩”青旅:给钱不让住免费宿舍就像一个能量源,住完...(936 )人阅读时间:2025-09-03儿童指纹水杯是真靠谱还是智商税以每天使用20次计算,大约每月
儿童指纹水杯是真靠谱还是智商税以每天使用20次计算,大约每月...(596 )人阅读时间:2025-09-03面馆老板凌晨4点做面 晚上踢汉超就像他精心烹制的牛肉面一样,
面馆老板凌晨4点做面 晚上踢汉超就像他精心烹制的牛肉面一样,...(684 )人阅读时间: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