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么下去苹果要吃不起了
上海居民王女士近日在水果店购物时发现,原来每斤3元的红富士苹果,如今价格已涨至6.8元。这一变化并非个例——全国苹果冷库库存仅为853.54万吨,比上年下降10.2%,为五年来的最低水平。面对干旱,陕西的果农努力维持生产,而消费者却要为每公斤苹果支付8元的价格。这背后是气候、成本、市场的三重博弈。
在陕西渭南,果农老李望着龟裂的地面叹了口气:“果树看上去结果正常,但地下的根早就干枯死了。”一场30年不遇的旱灾导致陕西苹果减产50%。防雹网和吹风机等救灾设备的投资已达数百万美元,迫使小农户转而种植玉米。这种困境并非个例。受4月份倒春寒影响,甘肃静宁地区优质果比例由70%下降至50%,单果重量下降15%。更为严重的是,苹果主产区普遍存在果园超龄的问题。在陕西、甘肃等地,60%以上的果园树龄超过15年,新栽的果树尚未形成生产能力。
异常的气候改变了苹果种植的逻辑。 2025年4月,三次寒潮袭击甘肃庆阳、陕西洛川等地。花果树遭受霜冻损害,在一些果园中,损失率高达30%。 5月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导致山西运城市苹果掉落量急剧增加。这些极端天气不仅导致直接减产,还导致种植成本增加:化肥价格同比上涨20%,人工成本上涨15%,冷藏费每斤超过0.8元。
水果种植者在努力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消费者也面临着最终价格快速上涨的困扰。陕西洛川75#红富士苹果原价每斤2.5元,但在上海批发市场,价格已涨至5.5元,最终零售价达8元以上。这种“价格反转”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商贩们的豪赌:他们以每斤3.6元的高价收购苹果,希望天气灾害能推高价格。但消费者对此反应冷淡,春节后苹果销量下降了20%至30%,一些冷库的销量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消费市场的分化日益明显。高品质的礼品苹果仍能卖到12元的高价,但普通消费者早已转向柑橘类水果和梨等替代品。数据显示,到2025年,苹果在水果消费中的占比将从2019年的18%下降到12%,而柑橘类水果的占比将从15%上升到22%。 2025年第一季度云南柑橘出口量增长189.4%,直接反映了这种替代效应。
面对困境,甘肃庆阳果农正在探索新的出路。现场引入智能滴灌系统,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调控水肥,每英亩节水30%,产量提高15%。这一智慧农业模式在甘肃推广面积达140万亩,带动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60亿元。庆阳市还计划到2025年建成苹果产业大数据中心,实现苹果从种植到销售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管理。
政治支持正在改变产业格局。农业农村部2024年启动实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中央财政统筹资金6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帮助832个贫困县培育两至三个主导产业。在陕西,政府按照“亩产一株”模式整合零散土地,并引进了一项技术
审忆,审忆媒体,头条,批发,地摊,新闻资讯,生活,美食,情感,教育,论坛,科技,汽车,母婴,美妆,时政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新闻,时事评论,新闻图片,新闻专题,新闻论坛,军事,历史审忆新闻网
奥罗奇,天下,国际,全球经济,社会万象,娱乐,时尚要闻,文化,军事,视频,科技,营销,职场,管理
爱深炽,服饰,内衣,运动,户外,日用,百货,食品,饮料,母婴,玩具,鞋包,配饰,美妆,日化,数码,家电,汽车,用品,机械,五金,仪表,包装,办公,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