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增长第一省易主了
在全国人口发展的大棋盘上,2024 年的广东成为焦点,强势夺回人口增长第一省的桂冠。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2024 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24 年末,广东全省常住人口达到 1.28 亿人,比上年末增加 74 万人 。这一增量在全国范围内一骑绝尘,让广东重新站在了人口增长的巅峰。
不仅常住人口增量惊人,广东的出生人口数据同样亮眼。2024 年全年出生人口 113 万人,出生率 8.89‰,这使得广东连续 5 年成为全国唯一出生人口超 100 万人的省份,连续 7 年蝉联第一生育大省。在全国出生人口持续下滑、人口增长面临压力的大背景下,广东的人口增长态势显得格外突出。
广东此番重回人口增长巅峰,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文化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广东人口的强劲增长。
广东能连续 7 年成为生育冠军,深厚的生育文化是重要根基。广府文化中,家庭观念浓厚,孩子被视为家族延续与传承的希望,这种观念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像广府地区传统的家族聚会,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的场景并不罕见,子孙绕膝被看作是家庭幸福、家族兴旺的象征 。潮汕文化里,宗族观念强烈,“多子多福” 的思想深入人心。在潮汕农村,祠堂是家族活动的核心场所,每逢重要节日,家族成员齐聚祠堂祭祀祖先,人丁兴旺的家族备受尊崇,这促使潮汕家庭普遍有较强的生育意愿 。而客家文化秉持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传统观念,对生育极为重视,认为子嗣的繁衍关乎家族的兴衰,这种观念在客家地区代代相传 。
除了文化因素,广东在生育政策支持上也不遗余力。在生育补贴方面,尽管全省统一的补贴制度尚在探索阶段,但部分地区已先行先试。如深圳拟按照差异化递进式发放育儿补贴,二孩累计可领 1.1 万元,三孩累计可领 1.9 万元,这一举措减轻了家庭生育的经济负担,激发了生育意愿 。在教育资源投入上,广东不断加大力度。2024 年,广东持续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新建、改扩建多所中小学,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让家长们在孩子教育上更有信心,减少生育顾虑 。
强大的经济底盘是广东吸引人口流入的核心动力。2024 年广东 GDP 达 14.16 万亿元,连续 36 年居全国首位,拥有 465.9 万个二三产业法人单位 ,经济活力强劲。近五年,广东新增就业岗位约 675 万个,涵盖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为求职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例如,在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众多知名科技企业如华为、腾讯等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带来了创新活力,也在当地组建家庭,成为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 。
广东的都市圈格局也在人口吸引中发挥关键作用。以广深佛莞为核心的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商贸、金融、文化等产业发达;深圳是科技创新高地,孕育了大量高科技企业;佛山的制造业实力雄厚,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东莞作为制造业名城,在电子信息、服装纺织等领域优势明显。这种优势互补的都市圈格局,吸引了不同层次、不同技能的人口流入,进一步推动了人口的机械增长 。
回顾过去,广东在人口增长方面并非一帆风顺。2021-2022年,广东遭遇了人口增长的 “滑铁卢”,被浙江反超。2021年,浙江常住人口增量为72万人,而广东仅为60万人 ,浙江首次在人口增量上超越广东。2022年,广东常住人口减少27.2万人,出现负增长,而浙江常住人口增加37万人 ,浙江再次以较大优势领先。这一时期,广东在人口增长竞赛中的失利,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浙江在2021-2022年实现人口增长的逆袭,离不开其独特的优势。数字经济是浙江的一张王牌,以杭州为核心,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引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大量互联网企业集聚,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涌入带动了家庭人口的流入 。
浙江的营商环境也备受赞誉,政府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2022年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67%,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宜居的环境也是浙江吸引人口的重要因素,浙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自然环境优美,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较高。像嘉兴,在城市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打造了许多宜居社区,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定居 。
审忆,审忆媒体,头条,批发,地摊,新闻资讯,生活,美食,情感,教育,论坛,科技,汽车,母婴,美妆,时政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新闻,时事评论,新闻图片,新闻专题,新闻论坛,军事,历史审忆新闻网
奥罗奇,天下,国际,全球经济,社会万象,娱乐,时尚要闻,文化,军事,视频,科技,营销,职场,管理
爱深炽,服饰,内衣,运动,户外,日用,百货,食品,饮料,母婴,玩具,鞋包,配饰,美妆,日化,数码,家电,汽车,用品,机械,五金,仪表,包装,办公,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