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格力用4吨米做出最好电饭煲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它源自于董明珠内心深处对民族尊严的坚守和对中国制造业现状的深刻反思。2015年,当董明珠看到中国游客在日本疯狂抢购电饭煲的新闻时,她感到无比的愤怒和羞愧。“我们连一口好饭煲都做不出来?”她在办公室愤怒地摔掉了杯子。这一幕,不仅是对当时现状的强烈不满,更是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
董明珠深知,电饭煲虽小,却关乎民生,关乎民族尊严。在她看来,一个电饭煲的技术含量或许不高,但能够煮出香气扑鼻、口感极佳、营养保留完好的米饭,却需要深厚的科技实力和匠心精神。而当时,中国市场上的高端电饭煲几乎被日本品牌垄断,这不仅让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更让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颜面尽失。
面对这样的现状,董明珠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毅然决然地带领格力团队,踏上了研发世界顶级电饭煲的征途。她坚信,只有做出比日本电饭煲更好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真正爱上中国造,才能让世界对中国制造业刮目相看。
研发世界顶级电饭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为了找到最适合中国大米的烹饪方式,格力团队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用掉了整整4吨大米进行实验。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格力对研发的极致投入,更彰显了团队对匠心精神的执着追求。
在实验过程中,格力团队对20种不同的米样进行了深入研究,记录了它们的吸水率、膨胀系数等关键数据。这些数据,为后续的内胆设计、加热方式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为了确保内胆的精度和耐用性,格力团队还制作了300套模具,进行了无数次的修改和调整。
除了对内胆和米样的深入研究外,格力团队还在加热方式和技术创新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他们引入了日本先进的米饭食味计,将口感这一主观感受转化为粘度、弹性、回味值等客观数据,为烹饪过程的精确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他们还放弃了传统的特氟龙涂层,采用了304不锈钢+铝合金复合内胆,经过10万次热冲击测试后,导热均匀性提升了40%。
在加热方式上,格力团队也进行了大胆创新。他们通过10万组数据训练AI模型,实现了“米种自动识别”功能,确保每粒米都能受到均匀且适宜的温度控制。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米饭的口感和营养保留率,更让格力电饭煲在盲测中脱颖而出,战胜了包括象印、虎牌在内的日本顶级品牌。
格力电饭煲的成功研发,不仅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更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2017年,格力大松IH电饭煲上市即脱销,京东预售秒空。这一现象级的表现,不仅证明了格力电饭煲的卓越品质,更彰显了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和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格力电饭煲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国产高端电饭煲的市占率也逐步攀升。到了2020年,国产高端电饭煲市占率已经突破45%,日本品牌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一变化,不仅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更是格力电饭煲匠心精神的最好证明。
除了在国内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外,格力电饭煲还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在东京举办的盲测会上,格力电饭煲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性能,战胜了众多日本顶级品牌,让世界对中国制造刮目相看。这一胜利,不仅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形象,更为格力电饭煲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格力电饭煲的成功研发,不仅带来了市场上的巨大成功,更在技术外溢和产业链赋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电饭煲的IH加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消毒设备、实验室恒温箱等领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格力研发的内胆钢材也被用于高铁刹车盘等高端制造领域,耐高温性能提升了30%。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为中国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格力还积极参与了《中国电饭煲行业白皮书》的起草工作,将“米种识别”等先进技术纳入国家标准。这一举措,不仅规范了电饭煲行业的市场秩序,更为中国制造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格力电饭煲的成功研发,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和市场上的成功,更在社会意义和文化符号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它让消费者重新审视了国货的品质和价值,打破了“买国货等于将就”的固有观念。
据90后消费者调研显示,68%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优质国货支付溢价”。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和期待,更彰显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和魅力。
同时,格力电饭煲还成为了中国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央视将“格力电饭煲”列入《大国重器》纪录片,与高铁、核电等并列,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实力和辉煌成就。此外,清华大学还将“电饭煲研发案例”纳入《中国制造2025》教学课程,为培养新一代制造业人才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在格力电饭煲的研发过程中,董明珠的长期主义和匠心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她表示:“我们用了4吨米,其实是煮了20年的技术积累。”这句话不仅道出了格力电饭煲成功的背后故事,更彰显了董明珠对技术创新和匠心精神的执着追求。
在董明珠看来,真正的成功不是短暂的辉煌和名利双收,而是长期的积累和持续的创新。她带领团队在技术研发上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这种长期主义和匠心精神,不仅让格力电饭煲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借鉴。
此外,董明珠还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她鼓励团队成员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在失败中不断汲取经验和教训。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