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5日中午,《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已超110亿元,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12的亚洲电影,以及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第二。
“哪吒”大火的同时,一部2023年上映的《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再次被网友推上热搜,其中普遍是批评声音。
该片上映时,曾被影迷误当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续篇,仅一个国庆档便斩获1775万票房。有媒体发文评价“海报风格是高度借鉴的,角色造型是高度撞脸的,主打一个信息差,骗进去一个是一个”。
记者注意到,曾经大火过的“封神”和“狄仁杰”,近5年各自有超过10部“同名电影”,且大多只在网络上映,评分普遍低于5分。
这些作品是对公共IP的公共创作,还是网友的说法“蹭热度骗票房”?公共IP的创作边界在哪?记者采访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律师,以及影视行业从业者。
《我是哪吒2》1775万票房被批“诈骗”
一年后因“魔童”再上热搜
《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上映于2023年9月30日,在当年国庆档斩获票房1775万,当年曾热搜过。
影片85分钟,以哪吒和东海三太子同归于尽、李靖夫妇思念孩儿开始。内容讲述申公豹不满师尊将封神任务交给姜子牙,将被镇压在东海炼狱中的敖霸放出,师徒俩去阻挠太子真人为哪吒重塑肉身,最终哪吒战胜敖霸。
该片在豆瓣被6300多人评分2.5分,比第一部的3.6分要低。观众留言,称第一部尽管故事低幼、画风平面,但整体还属正常;第二部则建模粗糙、动作生硬,片名和人物形象、海报宣传都在往《哪吒之魔童降世》靠,是“诈骗电影”。
《我是哪吒1》上映于2016年国庆档,比饺子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早3年,获得了1016万票房,多次出现在一些少儿影展活动中。影片中,东海夜叉在野心驱使下陷害小龙女并栽赃哪吒,释放出被镇压的龙王三太子与哪吒大战,最终哪吒战胜三太子。其中,哪吒的造型、调皮闯祸的人设、受到小龙女帮助等设置,更贴近2003年央视大型动画片《哪吒传奇》。
《我是哪吒1》哪吒形象(电影截图)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第一部的结尾东海龙王与陈塘关恢复旧好,并无哪吒同归于尽、肉身毁灭情节。第二部的开篇,则是与饺子导演的《魔童闹海》开篇类似,以哪吒肉身毁灭、重塑肉身开始,并且摒弃了哪吒第一部的造型,而是发顶蓬飞形象出现;申公豹的人设、外形,以及东海炼狱的情节,与饺子导演的影片高度相似。
相关的影评及弹幕中,不少网友表示,曾被该片的预告片、海报误导,以为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篇而进入影院。有影评人认为,《我是哪吒》两部作品前后脱离,蹭流量圈钱的意图明显。
审忆,审忆媒体,头条,批发,地摊,新闻资讯,生活,美食,情感,教育,论坛,科技,汽车,母婴,美妆,时政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新闻,时事评论,新闻图片,新闻专题,新闻论坛,军事,历史审忆新闻网
奥罗奇,天下,国际,全球经济,社会万象,娱乐,时尚要闻,文化,军事,视频,科技,营销,职场,管理
爱深炽,服饰,内衣,运动,户外,日用,百货,食品,饮料,母婴,玩具,鞋包,配饰,美妆,日化,数码,家电,汽车,用品,机械,五金,仪表,包装,办公,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