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零售巨头永旺进入中国三十多年,一直以十元统一、熟食促销等卖点一时火爆。然而,10年来,其在中国已连续8年亏损,累计亏损超过7亿元。不断关店,困境源于成本高、库存问题、品牌卖点弱化,转型缓慢。与永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姆、胖东来等公司的逆势增长反映了中国零售业的新趋势。
260元,中国通过会员制重塑价值壁垒/年费会员筛选出中高收入家庭,SKU只有4000多,但自有品牌占比超过30%,通过“爆款逻辑”强化复购(比如瑞士卷年销量超过1亿份)仓储式场景品鉴服务,打造社交属性,2024年单店日均客流量达到1.2万人次,平效率是传统超市的3倍。
庞东来以极致的服务在河南等区域市场站稳了脚跟。它提供免费退货、贴心的导购服务,注重产品细节和品控,在当地有很高的口碑。这种深耕本地、专注于消费者体验的模式是胖东成功的关键。
中国 美国的线下零售正在经历“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质变。山姆用瑞士劳斯莱斯定义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时候,胖东来用免费修鞋建立社区信任,奥莱奇用9.9元红酒颠覆价格认知,不仅是商业模式的迭代,更是人货场关系的哲学重构。2025年,也许我们会见证更多“小而美”零售物种诞生了,存活下来的巨头一定是既懂供应链硬技术,又懂人的软需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