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gnol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Deutsch
1吨鸭绒从17万涨到58万
“去年几美元一件的短款羽绒服,现在居然要将近一千美元!难道鸭绒像黄金一样按克卖吗?”90%白鸭绒价格在短短六个月内上涨了240%,最近成为热门话题。年初时每吨7万元的价格,如今已飙升至58万元,创下近十二年来的新高。鹅绒的价格也飙升至每吨98万元以上。今年的“冬季时尚产业”已经变成了“奢侈品产业”,让消费者、时尚爱好者和业内人士再次体验了去年夏天的价格狂潮。
鸭绒价格飙升本质上是由供需失衡引发的连锁反应。其根源在于猪肉消费。当猪肉价格低迷时,消费者越来越多地转向鸭绒,促使养殖户扩大生产。而当猪肉价格回升后,鸭肉供应过剩导致鸭绒价格暴跌。因此,养鸭户要么放弃养殖,要么减少产量。这导致全国鸭屠宰量从2019年的48.78亿只下降到2023年的42.18亿只,进而导致鸭绒供应量急剧下降。禽绒价格的间歇性上涨以及环境法规的收紧,导致中小加工厂进行重组,进一步降低了优质鸭绒的产能。商品市场已从“货主待客”转变为“客主待货”。这意味着即使拥有充足的资金,短期内也难以获得足够的原材料。

爆炸性的需求增长进一步推高了价格。2023年的寒潮导致羽绒服消费量激增,而预计2025年的拉尼娜现象也促使企业提前囤货。夏季降温羽绒服等创新产品类别的流行,以及出口量月度增长121%,使得市场形势依然紧张。2022年推出的羽绒服新国家标准,以“羽绒纤维”取代“羽绒含量”作为关键指标。新标准规定,企业除了使用羽绒纤维等替代品外,还必须使用更高品质的原材料才能达到标准,这进一步推高了成本。受这些管控措施的影响,鸭绒价格飙升。
价格压力最终导致市场封闭。品牌羽绒服首当其冲,价格上涨。部分短款羽绒服的价格较上年上涨了20元,长款羽绒服的涨幅更为显著。在百货商店,品牌羽绒服的价格上涨了30%,达到原价的20%至30%。如今,一件羽绒服的价格已接近1000元,引发网友纷纷表示“买不起”。与此同时,小型制造商面临着双重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需求疲软迫使一些厂商采取冒险手段,例如在产品中掺入再生羽绒、粘上羽绒和合成纤维。举例来说,一些直播中标价199元包邮的产品是假货。这些假冒羽绒服,标价90元,要么用含有有害APEO化学物质的洗涤剂清洗掉旧羽绒,要么涂上粘合剂使羽绒看起来更蓬松。洗涤后,羽绒结块脱落,保暖性能大打折扣。
消费者陷入两难:品牌羽绒服价格虚高,而价格低廉的替代品又存在被骗的风险。一位网友抱怨道:“我花了1500元买了一件品牌羽绒服,结果还在掉羽绒。”另一位网友则直言不讳地说:“300元以下根本买不到真羽绒。”投诉平台“黑猫”(Black Cat)记录显示,过去180天内,羽绒服的质量投诉激增。常见问题包括掉羽、褪色和其他缺陷。一些卖家甚至拒绝提供售后服务。然而,避免上当受骗的方法有很多:注意洗涤标签上的羽绒含量(至少50%是允许的)。优质羽绒服的特点是穿着后能迅速恢复原状。那些承诺……的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