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忆分享论坛bbs.aelogo.cn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EnglishEnglish EspagnolEspagnol FrançaisFrançais РусскийРусский DeutschDeutsch

审忆

登录 注册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妆

厦门4名“假和尚”“假尼姑”被判刑老年人往往缺乏信息和自我保护能力,且受“避灾保平安”等观念的影响,更容易受骗。

时间:2025-08-13人气:作者: 小编

厦门4名“假和尚”“假尼姑”被判刑老年人往往缺乏信息和自我保护能力,且受“避灾保平安”等观念的影响,更容易受骗。https://mp.weixin.qq.com/s/PQj6njLJmVwRRIHOg4ra0Qimage.png

厦门4名“假和尚”“假尼姑”被判刑

他们身着僧衣,手执佛珠,念着“阿弥陀佛”,佩戴着开光护身符驱邪避邪,宛如武侠小说里的“高僧”和“尼姑”,周游四方,度化众生。岂料,他们的僧衣被小贩收购,佛具被批发,证件也是假的。唯有骗局是真的!

图片


近日,厦门翔安法院破获了一系列诈骗案件。何某等四名“假僧”“假尼姑”借着僧衣,吹嘘自己的“功德”,在各地诈骗,最终锒铛入狱。


2023年,何某等四名被告人,通过穿着僧衣、尼姑衣、携带、展示伪造的皈依证等方式,伪装成尼姑、僧人或皈依弟子,非法牟利。他们编造了修缮寺庙、放生动物、参加寺庙法会或斋戒捐款等募捐名义,每人骗取5000余元。2023年12月,被告人何某等被公安机关抓获,当场收缴受戒证、佛衣、佛经、相片、护身符、开光卡、手链、贴纸、手镯等诈骗物品。被抓获后,被告人何某等如实供述罪行,退还赃款,自愿认罪认罚,接受处罚。

图片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何某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捏造事实、隐瞒真相,骗取5000余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的指控成立。由于被告人何某等人坦白交代犯罪事实,主动认罪,可以从轻处罚。此外,由于被告人何某等人多次实施诈骗,尤其针对老年人,可酌情加重处罚。根据犯罪后果、犯罪嫌疑人还款情况及悔罪表现,翔安法院最终判处何某等人有期徒刑五个月,缓刑八个月;诈骗罪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

图片


法官警告:


警惕伪装成真僧尼的伎俩。

图片


假僧尼常常伪装成真僧尼,携带“加持牌”、“佛珠”、假皈依证等道具,以欺骗手段蒙蔽公众。这类诈骗案通常以农村老年人为目标。虽然单次诈骗金额不大(几十到一百元),但他们通过反复诈骗获利。老年人往往缺乏信息和自我保护能力,且受“避灾保平安”等观念的影响,更容易受骗。


警惕常见的诈骗行为,避免盲目轻信。


骗子常用的伎俩包括为寺庙修缮筹款、举行放生仪式、出售“加持物”、捐款记功德簿或参与各种仪式。如果您在街上遇到“僧尼”化缘或兜售物品,切勿出于宗教或迷信原因仓促施舍。保持理性判断。


立即报警并收集证据,以加强辩护。


如果您发现疑似涉及假僧尼的诈骗行为,请保持冷静,不要泄露任何信息,也不要轻举妄动。立即报警。此外,请保留此人的外貌、道具和口供等证据,以协助警方调查犯罪,并震慑诈骗分子。




创新通翼闸 人行通道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