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全世界最惊慌的是特朗普
在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的当下,胡锡进提出“全世界最惊慌的是特朗普”这一观点,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当下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特朗普一系列行为所做出的深刻洞察。
特朗普自2017年上任美国总统以来,其执政风格一直备受争议。他秉持“美国优先”的理念,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内强化移民政策,对外挑起多场贸易战。这种极端的执政风格,如同在平静的国际湖面投下巨石,使得全球局势愈发紧张。
从贸易战来看,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波及范围广泛,从中国到欧洲,再到其他众多国家,无一不受其影响。贸易战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各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以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为例,双方加征关税,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受到严重阻碍。许多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困境,一些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种贸易战的影响如同涟漪般扩散,使得全球经济形势愈发严峻。
在移民政策方面,特朗普针对墨西哥移民的“零容忍”政策,使得大量家庭被迫分离,引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这一政策不仅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谴责,也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诸多争议。它破坏了美国一直以来标榜的“人权”形象,同时也对美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疫情应对上,特朗普在新冠病毒疫情初期,对疫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导致美国疫情迅速蔓延。全球各国对美国的防疫措施表示担忧,这使得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受损,也影响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导致美国与多国关系紧张,甚至出现裂痕。美国与欧盟、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冲击。例如,在贸易问题上,美国与欧盟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双方相互加征关税,这使得双方的经济利益都受到了损害。在全球治理方面,特朗普对多边主义持怀疑态度,退出一些国际组织,如巴黎协定、伊朗核协议等,对全球治理体系造成了冲击。这种单边主义行为破坏了国际秩序,使得全球治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特朗普政府试图以加征更高关税威胁各国,让全世界都忍气吞声地接受美国关税,然而这一政策并未如他所愿。世界多个国家和欧盟等组织已经表达对美国加征关税实施报复措施的强烈意愿。
特朗普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关税政策,试图通过贸易战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对此采取了坚决的反制措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和农产品加征34%关税。这一反制措施让特朗普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他在社交媒体上连发三条全大写推文,声称“中国的反制是错误且愚蠢的”“他们正在惊慌失措地自残”。然而,从他的表现来看,真正慌到“语无伦次”的人恰恰是他自己。他涨红的脸、颤抖的笔迹和逻辑混乱的措辞,都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慌。
除了中国,欧盟等组织也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表示强烈不满。欧盟委员会第一时间声明“不会跟进美国对华电动车限制”,东盟宣布将与中国商讨“跨境供应链稳定计划”,就连日本经济产业省也悄悄推迟了半导体出口管制议程。这些反应表明,美国的关税政策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反而引发了各国的反制。
美国国内的反应也不容乐观。美国商会更发布报告警告:若贸易战持续升级,到2025年恐导致美损失73万个就业岗位。威斯康星州农场主联盟宣布“不再为贸易战买单”,密歇根州汽车工人高呼“要工作不要关税”。这些声音反映了美国国内民众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满和担忧。
特朗普的言行举止中处处透露出惊慌的迹象。他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言论往往逻辑混乱,情绪化严重。当中国宣布反制措施后,他声称“中国受到的打击比美国严重得多”,之后又说“这是一场经济革命,我们将获胜。坚持住,这并不容易,但最终结果将是历史性的”。这种前后矛盾的表述,反映出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他在公开场合的演讲中也经常出现失误。例如,3月22日演讲中,误将“半导体”说成“半个领导体”,这种低级错误在一位国家领导人身上出现,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当被记者追问反制效果时,他突然岔开话题炫耀“我比拜登更懂关税”,这种转移话题的行为也暴露了他内心的虚弱。
特朗普还试图通过制造声势来掩盖自己的惊慌。他急不可耐地声称“很多国家已经联系我,寻求达成协议……每个国家都在呼唤我们。这就是我们所做之事的美妙之处。”但事实上,这不过是他在制造声势,推动各国准备“跪”美国的错觉。他先“卖了”越南领导人,把对方给他打电话的事公布到互联网上,说对方表示如果能达成协议,越南愿意把关税降至零。另外,柬埔寨愿意降关税的事也被广泛传播。但是即使越、柬也都没有表示愿意最终接受特朗普给出的46%和49%高关税。
特朗普之所以如此惊慌,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政治层面来看,他的关税政策是为了挽救个人政治生涯的绝望挣扎。当前民调显示,其在关键摇摆州的平均支持率落后拜登4.2个百分点,而中国关税反制重创的农业州、铁锈带,正是共和党传统票仓。当威斯康星州农场主联盟宣布“不再为贸易战买单”,当密歇根州汽车工人高呼“要工作不要关税”,特朗普的选情受到了严重影响。他试图通过对华强硬来掩饰执政无能,用“美国受害论”转移国内矛盾,但这套上世纪冷战剧本,早已跟不上21世纪多极化的现实。
从经济层面来看,美国的股市在美国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常被看成美国经济的命脉。特朗普加征关税后,美国股市连续两天暴跌,受损者不计其数。本来就有分析认为,美国的科技股被严重高估了,如果关税打击和挤压泡沫合流,搞出个美股的熊市来,那可不是特朗普政治上可以承受的。中国连射11箭,把加关税之后第一天已经暴跌的美国股市打入更严重的暴跌,美国三大股指周五均跌超5%,纳指已经从今年的高点下跌了20%。这一系列的经济数据让特朗普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审忆,审忆媒体,头条,批发,地摊,新闻资讯,生活,美食,情感,教育,论坛,科技,汽车,母婴,美妆,时政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新闻,时事评论,新闻图片,新闻专题,新闻论坛,军事,历史审忆新闻网
奥罗奇,天下,国际,全球经济,社会万象,娱乐,时尚要闻,文化,军事,视频,科技,营销,职场,管理
爱深炽,服饰,内衣,运动,户外,日用,百货,食品,饮料,母婴,玩具,鞋包,配饰,美妆,日化,数码,家电,汽车,用品,机械,五金,仪表,包装,办公,文教